作者:何加正
我和孟昭俊先生本不相识,有缘写此短文,皆因央视的老朋友刘连喜。他们是同乡,是汉高祖刘邦家乡徐州沛县人。因为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连喜便将家乡和“大风歌”碑深有渊源的名人孟昭俊先生先是书法作品,进而其人推荐给我,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多了一位神交的长者和朋友。可惜,还没来得及见面,孟先生便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了,实属遗憾!不过,就像孟先生名留青史,深得家乡父老乡亲崇敬一样,在我心中也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敬重。一直想用文字表达下心情,但总是迟迟不敢动笔。毕竟没有相处过,了解太浅,加之自己对书法光有欣赏,没有研究,怕写出来的东西有失偏颇,有失先生风范。最后,还是连喜鼓励了我,就浅浅地表达下心情吧。文字虽浅,但心情很重。那是几年前,连喜在社交平台接连不断给我发书法作品,供我欣赏。一幅幅行书、楷书、隶属、草书,赏心悦目,让我久久不欲罢手。书法落款都是同一人,孟昭俊。说实话,我对书法真的缺少研究,平时只是喜爱。在职期间,几乎没有怎么碰过笔墨。爱好,更多的止于欣赏。家人看古装电视剧,我偶尔看一看,不是情节,而是背景中的一幅书法作品吸引了我,镜头闪过,我便紧紧地期待着,希望闪过来再看上一眼。随着镜头转移,便不想再看。平时也就是爱看书法展览和各种与书法有关的作品以及景区的楹联匾额,仅限于欣赏。因此,对书法界情况也就了解有限了。孟昭俊是谁?何方人士?和连喜什么关系?直到后来,连喜给我发了文章介绍,方知是位六十多年扎根沛县,扎根民间,矢志不渝,酷爱书法,练习书法,钻研书法,研究书法理论,传授书法知识,德艺双馨,被家乡广泛传颂的书法大家。
不久,连喜给我送来了一本孟昭俊先生的书法作品大册,更是喜不自胜。厚厚的一本画册,收录了先生六十多年笔耕不辍的众多精品之作,有楷书、隶书、篆书、行楷、草书;有条幅、扇面、斗方、长卷、楹联、碑文、匾额,等等,不一而足。各种字体,得古而不拘古,自成一体,看得人赏心悦目,欲罢不能。我尤其喜欢他的楷书,带有深厚的魏碑和隶书特色,没有几年、几十年功夫绝对写不出来、形不成这样的风格。有人评价:“孟先生小楷是从颜、柳、赵孟頫等楷书大家中化出”。其小楷完全独具个人特色,深有唐人笔意,却又不泥古人,规整而不死板,笔法老练,字字灵动,整张美不胜收。其行书显然承自“二王”、米芾、王铎等古贤,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他所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尤显其功底,非一日之功所能达成。既得二位先贤之神韵,又汇入自己数十年练就的挥洒自如,点画灵动,清雅可爱。他所临《始平公造像》魏碑体长条,字字笔力坚定,干净利索,粗壮有力,堪称精品。孟老先生晚年行草基本做到集众家所长,行笔自如,独成一体,是其六十多年修为的集中体现。字里行间不仅显示出高超技艺,更体现出创作时的自然状态。此状态绝非一般人所能具备的。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一件事,也是孟老先生终身为傲的事,就是为地方《大风歌》碑修补碑文之事。老先生在其画册自序中说得明白:“同年秋(指1982年),沛县高度重视汉文化建设,把汉皇遗址的扩建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重修《歌风台》,修补《歌风碑》。修补的重要一环,是要把碑文补齐。补写工作交到我的手上,我立刻开始思考:汉《大风歌》碑是什么气势、什么风格、什么章法?需要补的九个字与原碑的精神风貌何以能如出一辙呢?”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此碑大风歌碑文为篆体,由于时代更替,战乱频繁,年代久远,碑文已残缺不全,少了九个字。
(刘邦大风歌原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为此,老先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查阅古典,翻阅史料,到处求知问贤,遍访考察,“经过多年研考、修改、临摹,终于在1984年将完整的《大风歌》碑书隶上石。这一年是甲子年,时称《甲子碑》。”他说:”这三年来,不仅是完成了县里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对我的整个学书过程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家乡的粮养育了我,家乡的水滋润了我的笔墨。为报答养育之恩,就要用笔墨多为社会服务。”多年来,孟昭俊先生不离乡,不离土,热心为家乡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低调热心,美誉满满。
这里引用孟先生多年好友,著名文史学家田秉锷先生的评价:“吾与孟昭俊先生定交二十载,始羡其为书家,终慕其为君子。得君子交,吾何幸焉!昭俊善书,以端庄富丽为宗。不秘其技,不神其术,不昂其值,不沽其利,故求学者众而求书者夥矣。徐沛间以书法名世者比比,萧然不售者寥寥,昭俊孤持不群,岂非君子乎!”
去年秋日,连喜老弟约我宋庄一游。重点是参观孟昭俊先生在宋庄的工作室。其时,孟老年事已高,不能临此工作,工作室由热心艺术、热心书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后辈杜斌先生打理。说是工作室,实际是展览室,众多老先生的书法精品展出其中,让人目不暇接。和画册不同的是,这里全是真品,身临其境,欣赏起来完全是另一番感觉,有巨大的条幅令人震撼!听说还有千米的长卷,由于室内限制而无法展出。
工作室本是一栋曾经的厂房,二楼展出为主,一楼则是工作为主。一楼的藏书多得令人惊讶。书法方面的书,艺术方面的书,古今中外,挤满了多个书架。由于书太多,许多书架只能挤在一起。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进被书架拥挤的沙发。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起老先生。诸多轶事,说起来让人感慨不已。
我的最终感觉:这,是一位真正的中华文化传承人。
他,无愧大风歌的故乡!
他,值得后人习之!
2024,9,于北京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总编辑,人民日报原网络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原副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曾任人民日报经济部副主任,人民日报中央常备记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