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孟昭俊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畅游云龙山

2020-01-06 13:57:1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燕然 
A-A+

hKrARr41dYdcf3hSj35bTffSaIzyShiXOFEGVGEP.jpg

  2017年1月19日,多云,北风,气温7度到零下6度,算是这个冬季徐州最低的气温了。这天晚上,有了个难得的便利机会,便独自去登云龙山。一直在徐州生活二十余年了,云龙山游过许多次,而记忆中晚上游云龙山却不曾有过。

  稍作准备,戴好帽子,围上围巾,7点10分从北门开始登山。去第一节山头的路上,路灯闪烁着晶莹的寒光。步履轻快,不一会儿就到了第一节山头,不料山上却未亮灯。放鹤亭、大士岩、兴化寺都掩映在夜色中。隐约发现在御碑亭墙上倚靠着一个穿保安服的人,我便询问他山上怎么没有亮灯,他却一声不响,兀自走开了,竟有些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看花了眼。在我前面有两个人结伴而游,本想紧随其后,可一转眼他们就不见了。没有停留,继续前进,我的目标是第三节山头的观景台。下了第一节山头向南,在通往大士岩的路口拐弯处,有几盏灯亮着,再往前全是漆黑一片。从前面很矮的一个山头上的亭子下经过,这就是第二节山头的怡然亭了。山上的石阶路还能辨别出来,有时也借助一下手机手电筒的光亮,就这样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第三节山头。这里是云龙山最高峰,海拔达到140米。远远地就发现这里一片灯火通明,上面的两层平台就是云龙山观景台,晚上灯火照耀,成为徐州城的一大亮点。不论白天还是晚上,观景台都是一个赏景的好去处。前些年还象征性地收几元钱的门票,近年早免费了。我先在一层大平台向远处眺望,西北方徐州城区高楼林立,灯光壮观耀眼,像一片燃烧着的橘红色的海洋,照彻夜空,宛如白昼。最起眼的当属电视塔了,塔尖高耸,中部圆球被火红的彩灯装饰得着实绚丽。西望则是阔大的云龙湖,湖四周的灯光在黑夜里影影绰绰,似瞌睡人的眼。二层平台建有一座六角飞檐的仿古亭子,被灯光照得金碧辉煌。亭中有石桌石凳,供人休闲之用。若是夏天,坐在亭里吹吹山风,是很惬意的。不过这时是隆冬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晚上气温很低。站在台上,朔风凛冽,阵阵逼人,吹得脸颊很痛,帽子几乎被风卷走。风很大,上来的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没呆一会儿就匆匆下去了。还听到下面一层平台有人在说话。冷得瑟瑟发抖,有些呆不住了,不敢久留,十余分钟后我就走下观景台,原路返回。不承想两个手机皆没有电了,只得摸索前行。刚才的几个人都不见了踪影。路上山风呼啸,吹在树枝等物上,呜呜咽咽,栗烈觱发。青石路光滑坎坷,脚下难免踏空不稳。但见前方树木山石,森然欲搏人,心中不免惴惴,“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一路疾行,一刻也不敢停留,返至第一节山头,心神便安定了许多。但闻风铃阵阵作响,叮叮当当,声音清脆洪亮;和着风声,在凄冷的夜空里传播飘荡,划破云龙山冬夜的静寂。循声寻觅,才发现声音是从山门旁谊亭檐角悬挂的风铃发出的。忽闻大士岩寺内一连传出数声犬吠,吠声节奏均匀,韵律悠扬,铿锵而高亢。夜来山行风铃脆,数声犬吠禅院深。没有停留多久,我便一口气儿下至山北门,时间是晚上8点半。

fBFEvHAo29KfrqIfdLItR3Rds4d0treb5NohJqJp.jpg

  第二天1月20日下午,我再登云龙山。下午1点40分,还是从北门上山,走东路,从山西会馆下方路上至东门。再经兴化禅寺南门,2点10分从南面登上第一节山头。在平台上可以望见云龙湖的西北角了,而东面小泰山一带则显得葱郁而层峦叠嶂。

  记得上学时的那年冬天,徐州下了一场大雪。雪后,我们几位同学沿着苏堤路一路欢呼,一路小跑,打着雪仗,偶尔还在雪地上滑行,很快就冲到了云龙山上,在山上拍照留念,我穿的是一件酱紫色的羽绒服。彼年此时,历历在目,已是经年。那时电视塔刚建好不久。

  昨晚光线暗淡无法看清楚,只见眼前放鹤亭修葺一新,歇山飞檐,青砖黛瓦,古朴幽雅。却总是闭门谢客,记忆中好像它的那两扇门从来没有开启过。

JsJJZyjzjNUVHvO5Se3spfiSKg6iKw2qYvNufci5.jpg

  道光《铜山县志》载:“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云龙山。东岩有大石佛,故又名石佛山。宋山人张天骥放鹤亭在山上,其阴为黄茅冈。有张山人园。自苏轼守徐游览后,为一郡名胜,题咏甚多。”

  云龙山上的人文胜迹主要集中在眼前的第一节山上,诸如兴化禅寺内的北魏大石佛、唐代摩崖石刻;以及放鹤亭、饮鹤泉、招鹤亭、谊亭、东坡石床、黄茅冈、张山人旧居;大士岩、姜公亭、碑廊、御碑亭、山西会馆、云龙书院等。其它山头的景点就很少了,且大都是新建的,有观景台,季子挂剑台等。山上古迹胜景实是太多,难于一一描绘。这些景点相对较为集中,便于观览,感兴趣的读者诸君可到实地观赏最妙,至少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了解一下。这诸多景点除山西会馆没有进去参观外,其余都是我经常游览光顾之处。

1OLrEHWUF2qpIKoCwmRFUEA6uV8bcx3huqWL6ebi.jpg

  放鹤亭为北宋云龙山人张天骥于1078年所建。张山人隐居在云龙山,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与当时的徐州知州苏轼交往甚多,苏轼曾为其写过一篇《放鹤亭记》:“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生动勾勒出了张山人放鹤的图画,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后世。

ucPk19bJnYTgFxfJr70Y4KjqpKOKyR9PB61lwWUw.jpg

  放鹤亭西侧有饮鹤泉。饮鹤泉原名石佛井,井深25米多,系穿凿岩石而成,实属罕见。据称此井与兴化寺的北魏石佛同一时代凿成,距今约有1600年。北宋初年,因井靠近放鹤亭而将其更名为饮鹤泉。饮鹤泉以其井深、水质甘美而闻名,被古人称为“惠泉”。苏轼曾赋诗赞道此泉:“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归。”

  在放鹤亭、饮鹤泉南不远处,有一座建在第一节山最高处的小亭招鹤亭,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山人知州何处觅,此地空留放鹤亭。

  东坡有兴化禅寺,寺内有北魏大石佛、唐代摩崖石刻等。此处要购买门票5元,我曾进去过数次,大都是陪朋友一起到里面游玩。

lYvwDTF8ZLTh4w8L96eAf6hsI5foDuy1wJNbFLlv.jpg

  今年春天3月中旬我去湖东路观赏杏花时,购买了3元的门票,进到西坡的大士岩,专意去观音殿后造访那棵930多年树龄、12米高的圆柏,那棵圆柏生长在斜坡山石上,树干高挺屹立,只是树冠萎缩得很厉害,像是芦苇枝头挑着的一髻儿芦花,与寺内另外三棵近300年树龄的柏树的颇为繁密的树冠形成对比。

cXawJfH4rYUCGo6szu9re3HVXfthtCXLQvc3driY.jpg

  大士岩是清康熙年间徐州知州姜焯所建。当时匠人雕凿出观音大士像,称为送子观音像,又称为“玉带观音”。现在的云龙山庙会就始于彼时的云龙山大士岩观音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为云龙山庙会正会之时,可以领略到庙会上游人如织的盛大场景。大士岩西门外有依山崖修建的五十三级石阶,气势壮观,就是有名的五十三参。

XtLKtrL35oyklLiU9PXgZOX3Ny80PDLdmCED2iO5.jpg

  2点半,我绕行至西坡的云龙书院,再次跨进这所黑色筒瓦、垂脊跑兽、清水砖墙、青石铺路的官式建筑风格的七进院落,感受体味书院浓郁的书香气息。至文昌楼,在一楼瞻仰孔子坐像;登上二楼浏览历代书院文物,在一把紫檀色的古色古香的木椅上坐下来,心无旁骛,静气安神,独自享受着这难得的肃然虔敬的书院时光。设想如果三四好友一起在书院内找一幽静之处静坐喝茶细语,当是很赏心愉悦的雅事儿。其实文昌楼前东侧的游艺斋就是一个茶艺展示室,只是无缘光顾罢了。

  出了书院,沿西坡向南,经西门里侧,折返回到上山主道,至昨晚路过的第二节山头怡然亭石凳小坐,悠然地一连抽了两支紫南京烟。继续向第三节山前进,约4点至观景台。再次登上观景台,整个云龙湖东湖尽收眼底,碧波生寒意,三山拱三湖。高楼演绎着徐州发展的速度,电视塔书写着城市脉动的旋律。

NL4EE2tYZO1XwLv1yfBZGzQkxdRwCLl9XNcGcAsJ.jpg

  4点一刻便下了观景台,即看到南天门、龍嶺两处石刻,这是云龙山一处地标性的位置,青石路也就到此处,以前游云龙山我都是至此为止,便可折返下山了。其实游山至此还不到一半,半途而返,总觉得不够酣畅,不能畅游,甚是为憾。

  隐约听说山路全部贯通了,我便很好奇地想走完全程,那样才可称作畅游云龙山。在山上索道中转站东侧找到一条新砌石板路,我便摸索着向前挺进。这新修的山路很宽敞,一米多宽,足可三人并排行走。就这样,我沿着石板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下去,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两条腿被掼得很不舒服,远不如走在自然山间小道上舒服自在。

  山道旁全部是柏树,几无杂树,这树冬天依然还青着,山上显得一派生机,一点都不萧索。路边安放了长椅,供游人休憩之用。

  一路上没有遇到几个人,都是迎面匆匆而过。我和一位从对面而来像我一样单独游山的老者聊了几句,询问他这山路是什么时候铺好的、大概还有多远到最南头。可以听到山下机动车的声响,不时也能够望见云龙湖。

  不知道翻过了几座山头,终于到了一处山口,西面正对着苏公塔。这里已经接近云龙山的最南端了。我的视线穿过西坡的杏树林,夕阳西下,橘红的光显得没有一点儿力量,照在云龙湖面,也映着这巍峨的高塔。那里还有云龙湖上最经典的一景渔歌唱晚吗?

  5点20分,我在九节云龙最南端下山,就到了金山东路、百花广场。终于,我第一次沿山路走完九节云龙。

  这次畅游,从北门的和平路起点,经过了北东西三个山门,到达了最南端的金山东路,用时3小时40分。

TghG9ObBdfHNBCH0pUjqyz2MuSJzlgEPh3pPZTlb.jpg

  回家在网上搜索信息,正好发现当天有《都市晨报》等媒体以《云龙山一至九节游步道贯通》为标题,对这个事情做了报道。事情有时真的来得很巧哇。看来我应该属于比较早的走石板路游完云龙山的。

  5月24日上午,又一次畅游云龙山,和朋友一起,同样是从北门的和平路一直游览到了西南九节龙尾的金山东路。

  从北门开始登山,至放鹤亭时是10点半。这一次游览遇到一桩前所未有的事儿,那就是放鹤亭竟然开放了,我好像是第一次进入放鹤亭内观赏。我向朋友逗趣笑道,还是你面子大呀。悄声问里面的管理人员,回答说放鹤亭开放有两三个月了。我们细致地观赏,里面环境幽雅,中堂摆放一幅山水屏风,北墙几案、椅子、奇石等摆设得都很讲究,几案上竖立着张山人画像。同邑孟昭俊先生书写的挂轴《放鹤亭记》一文悬挂于南墙。还有对苏轼和张山人的生平介绍等。观览完毕,我们就静静地退了出来,生怕打扰到了张山人和苏知州这一对挚友。

  至第二节山头没有停留,就直奔第三节山上观景台。登上观景台,环顾四周,和四个月前的隆冬时登临感觉大不相同。已值初夏,和风暖阳,气温有些高了,穿着衬衣了。山显得更葱郁了,树更翠绿了,云龙湖水更澄明了,城市更有魅力了。禁不住化用当年苏知州的一句诗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愉悦:好山好水看不够,新郎君去马如飞。

YnziGmWlrC7bwb6Gjqi38LJ3qPv5A2oHLeqlB3JO.jpg

  下了观景台,我们继续向前。青石路很宽敞平整,我们加快了速度,越过第四节山头,到了第五节山,然后坐在条椅上休息。感觉走石板路没意思,我们就走旁边的小路,没想到绕了几分钟我们竟然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于是我们又坐下来休息。然后决定下山,打算沿西坡一路向南。

  下到西坡,顿觉山下山上风物大不相同。山上树木比较单一,几乎全是柏树。上上下下台阶很多,走起来感觉并不舒适。而山下哪,树木品种丰富多了,满眼的绿意葱茏;而西坡供游人行走的步道很是平整。而云龙湖就在眼底了,灌木树丛也遮掩不住它的光彩。

  我们马上发现新大陆一样地惊喜不已:西坡,一树树的杏子团团簇簇,个头儿不算太大,都已渐渐泛黄,把树枝压低了不少。小时候常常听说一种麦黄杏,五月底麦子黄了的时候杏子也就成熟了。景区游人并不多,没有见到有人采摘,感到有点儿纳闷。这么好的杏子,难道让它们自生自灭吗?其实应该再晚几天采摘。我们禁不住杏子的色香诱惑,象征性的采摘了一点儿,没有即刻品尝,回去焐几天洗净再吃。很清楚地记得3月18日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在树下观赏烂漫的杏花的情景,才两个月多点儿,转眼杏子即成熟了。真是“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这样,我们边欣赏树上的杏子边向前行进。不一会儿,朋友又一次发现新大陆,甚为惊喜:靠近湖东路边发现了一棵桑葚树,上面结了不少桑葚儿,有的已经变红,就要成熟了。下面的树枝很低,伸手可及,我们也忍不住采摘了一点儿。已好多年没有见过桑树了,桑葚是儿时的美味,留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尤其是吃后被桑葚汁染成乌紫色的嘴巴。“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

  山坡上的杏子和桑葚为我们的游览增添了几多诗意。一路诗意,一路向前,不知不觉我们就畅游到了云龙山最南端金山东路。此时已是午后两点。

  下午,我们游览了小南湖。过解忧桥、鹤鸣洲、泛月桥、苏公岛,到南湖水街,再至荷风岛。那金黄的枇杷果和红红李树果留在我的记忆里!

  泛月桥是一座长达数十米的廊桥,两端各有两座四角亭子,形如画船。长廊顶上绘制了17幅精美图画,两端分别为徐州旧八景、新八景,中间一幅是南湖景观。我要给这座美丽的桥命一个诗意的名字——廊桥,我们曾一起从廊桥走过。

文丨燕然

2017.5.29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孟昭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